400-616-3696/0371-55198999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动态 > 行业新闻 > 正文

“互联网+”时代的移动金融论坛在贵阳举行

2015-05-13 14:11:49 弘新教育 来源:弘新教育

2015年05月13日  来源:金融时报
  
  本报讯 “今天,我到贵阳银行开了一张我个人的芯片卡。”人民银行原副行长李东荣5月8日在2015年中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峰会之“互联网+”时代的移动金融分论坛上致辞时,展示了他刚刚办理的芯片卡。李东荣介绍了“互联网+”时代移动金融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展望和思考。他认为,近年来贵阳市以科技金融和互联网金融为切入点,抢抓大数据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机遇,在加快移动互联网金融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该论坛在贵州贵阳召开,以“移动金融的未来”为主题,邀请了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阿里巴巴、中央财经大学、电子商务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贵州省金融研究院、波士顿咨询公司等机构代表参加会议并作了主题发言。
  
  2015年1月,国家发改委和人民银行下发通知,正式批复同意贵阳等5个城市开展移动电子商务金融科技服务创新试点工作。根据试点要求,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会同贵阳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结合贵州经济金融实际,提出了“联网通用、资源共享、安全可信、普惠百姓、持续发展”的工作思路,确定了贵阳试点工作的总体目标。据悉,目前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已在空中开卡、系统建设、应用开拓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去年11月,贵阳银行与中国移动电子商务公司合作,推出国内第一张符合金融IC卡标准(PBOC3.0)和移动金融安全可信公共服务平台(MTPS)规范的移动金融SIM卡。
  
  多渠道空中开卡的局面已形成。用户只需借助一张经过实名认证的银行卡就可以自行在带有安全单元的手机上开立移动金融IC卡账户。
  
  金融IC卡应用领域大为拓展。目前公交应用全面铺开,省内已有24个县级以上城市可受理金融IC卡,只要在手机上空中开卡并圈存电子现金,就可以在这些城市公交上用手机刷卡乘车。此外,贵阳市已有2000多台公交车可受理电子现金,出租车应用取得突破。同时,打造了移动金融应用研发、社区应用、移动金融示范演示中心等三个示范基地,在自主售货终端、公共事业缴费平台、门禁系统、移动智慧银行等领域提供服务功能。
  
  今年4月,贵州通可信服务管理平台(贵州通TSM)试运行,成为移动金融试点工作在应用方面有力的支撑平台。其第一阶段已具备公共事业缴费、公积金和交通违章查询等核心功能,逐步实现身份认证、征信等移动银行功能,今后将为银行和各行业移动金融应用发布创建大型应用超市。
  
  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副行长肖杰认为,移动金融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与贵阳发展的云计算、大数据战略实现有效契合。他表示,要逐步将试点工作扩大到全省,进一步扩大移动金融应用覆盖面,推动移动金融在贵州交通、旅游、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和民生领域的应用,努力打造惠及民生、可持续发展的移动电子商务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