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周期是指经济处于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
经济周期一般分为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
繁荣阶段
失业率下降,收入增加使消费支出增加,社会购买力上升,市场兴旺,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上升;市场预期好转,企业投资意愿增强;生产发展迅速,企业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投资数额显著增加,利润激增,这时,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和利润也处于最高水平。
衰退阶段和萧条阶段
失业人口增加,消费需求减少,商品滞销,生产缩减,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从而造成商业银行的负债规模严重下降。企业破产倒闭使银行贷款坏账增加,导致银行贷款收缩,信用投放能力锐减,经营利润也大幅度下降,甚至出现亏损。
经济复苏阶段
公众对市场信心恢复,企业投资意愿增加,企业开始增加投资并进行固定资产更新,生产经营活动趋于正常,利润增加,对借贷资金的需求也显著扩大,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规模和利润也有明显扩大。因此,一般来说,如果经济处于繁荣时期,银行业整体的经营状况就会比较好;如果经济处于严重的衰退与萧条之中,那么银行业整体上也难以保持健康。
声明:本文由弘新教育整理编辑,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弘新教育”。
(责任编辑:陈老师)
推荐文章